米兰·昆德拉去世:不愿被诺奖骚扰,只用作品说话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7-14
7月12日 (王诗尧)米兰·昆德拉曾写道:“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只是没想到,这一次我们要告别的对象变成了他。据外媒报道,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

  7月12日 (王诗尧)米兰·昆德拉曾写道:“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只是没想到,这一次我们要告别的对象变成了他。据外媒报道,欧洲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资料图:米兰·昆德拉。资料图: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1929年4月1日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以诗人的身份初登文坛,曾出版《人,一座广阔的花园》《独白》《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1963年,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正式放弃诗歌创作。

  又过了4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正式在捷克出版,空前的成功让昆德拉确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一直到1975年离开捷克去法国前,昆德拉在艰难的条件下还创作了《好笑的爱》《告别圆舞曲》《生活在别处》等作品。

  1979年,小说《笑忘录》发表之后,昆德拉被剥夺捷克斯洛伐克国籍。两年后,他加入了法国国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昆德拉越来越多地用法语进行创作。2019年,昆德拉重新获得捷克公民身份。

资料图:米兰·昆德拉资料图:米兰·昆德拉

  对中国当代文坛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之一

  上世纪80年代,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内,特别是其经典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年轻人,至今发行量巨大。

  在那个年代,“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媚俗”等一度成为时下流行语,“不能承受的**之轻”甚至变成一个句式,被广泛运用。

  这位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作家,同样对中国也充满着好奇。他曾在一次洽谈中说道:“假如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让我感兴趣的地方,那就是中国。”

  昆德拉是对中国当代文坛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之一。在东欧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景凯旋看来,昆德拉的影响重点在思想上。“他让中国作家们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人自身,少作空洞的宏大叙事。”“他启迪中国文学界:真正一流的作家应该首先是思想家。”

  昆德拉的写作擅长把生命的沉重化为文字之轻盈。曾有人说,从80多岁的院士到10多岁的孩子,都能在昆德拉的作品中找到生命体验与意义。

资料图:作家昆德拉于1929年出生于捷克,代表作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不朽》等。资料图:作家昆德拉于1929年出生于捷克,代表作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不朽》等。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