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又等之后,我们期待什么样的中国科幻“名片”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鱼 时间:2021-12-15
《三体》剧版、动画版相继发布预告,走了十多年的影视化进程再度引发热议 等了又等之后,我们期待什么样的中国科幻“名片” 王彦 上周末举行的B站国创大会上,《三体》动画剧预

  《三体》剧版、动画版相继发布预告,走了十多年的影视化进程再度引发热议

  等了又等之后,我们期待什么样的中国科幻“名片”

  王彦

  上周末举行的B站国创大会上,《三体》动画剧预告片为年度的重磅发布打头阵。一时间,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评论的关键词都有一个“终于”。

  “终于”二字道尽“三体”IP改编的迢迢之路,折射无数人的期待。从原著小说的IP版权首次被卖的2009年算起,十多年过去,《三体》的各类影视化进度条仍在加载中。可值得玩味的是,在得知这部动画剧要比原定时间迟来之时,原著小说迷、科幻迷、动漫迷的态度颇为一致,“不急,能等”。类似情形在十多天前也曾发生。腾视频发布国产剧版《三体》预告片,并官宣2022年上线。对于这全球首支真人影视版预告,多数网友的态度是兴奋、期待,同时“希望后期用心再用心”。

  “终于”但“不急”的背后,《三体》影视作品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期待?

  一场绽放想象力的脑洞盛宴

  用“天花板”来形容《三体》的改编,并不为过。中国影视界、科幻界等学界专家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似观点:相比工业制作上的技术问题,中国科幻影像的创造性意识、想象力美学仍待更多作品验证。当年《星际穿越》之所以硬核,单是“五维空间”和“虫洞穿越”两个概念的呈现已让人叹为观止。而刘慈欣在《三体》中布下的脑洞信息更为密集。

  大刘用一场真正的想象力盛宴,构筑起完整而恢弘的地球文明与地外文明的世界观。倒计时、宇宙闪烁、三日凌空、古筝计划、猜疑链、人列计算机、技术爆炸、曲率引擎、水滴团灭、二向箔、降维打击……凡此种种,都曾引发过小说迷心头震荡波的设定,却也是从抽象文字到具象画面的一道道难关。一定程度上,小说的脑洞盛宴如何直观又自洽地用影像击中人,是影像化成败的关键手段。国产剧版的预告片里,用纳米线切割巨轮的“古筝行动”初见峥嵘,虽只匆匆一瞥,已能看出与小说的匹配度,让人期待更多名场面的解锁。

  意料之外的惊喜来自动画剧版。动画剧讲述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种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此次预告片短短2分04秒,在B站上线不到48小时,仅官方视频的播放量已近3000万,各类UP主的相关剪辑更难计其数。让网友津津乐道的当属预告片独特的叙事角度——从三体人而非地球人的视角切入。女高音哼鸣的背景音乐烘托太空歌剧的古典氛围,不带人类情感温度的冷峻讲述缓缓道来,“想和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是群蝼蚁,凡抬起头的,就向我们求助”……联合出品方亦是这部动画剧的制作方、艺画开天创始人兼CEO阮瑞说,动画剧在科幻题材上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放飞想象,“上天入地、宇宙洪荒,基本能做到‘为所欲为’”。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