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驶入国际疏浚市场——“天鲲”挖出新海陆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7-14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6月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港,阳光刺眼。来自中国的“天鲲号”,正在参与一场国际竞赛。 这里是国际疏浚热点市场,3家欧洲老牌疏浚公司的船舶均在此作业。它们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6月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港,阳光刺眼。来自中国的“天鲲号”,正在参与一场国际竞赛。

这里是国际疏浚热点市场,3家欧洲老牌疏浚公司的船舶均在此作业。它们和“天鲲号”共同承担阿布扎比港疏浚项目。

作为新加入市场竞争的“外来者”,“天鲲号”难免要背上更多审视的目光。“天鲲号”轮机长王东坦言:“大家铆足了劲,要用高质量的作业击碎所有怀疑,为中国高端疏浚业赢得尊重和认可!”

突破封锁,难度不亚于造国产航母

“天鲲号”是中国首艘从设计到建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可浚通江海、吹填造陆,于2019年3月正式投产。

它每小时可挖6000立方米泥沙,相当于把一块标准足球场挖出近1米的深坑;还能将挖出的泥土输送到15千米之外。

大型挖泥船技术长期被西方封锁。我国疏浚业虽有百年历史,但直到21世纪初,中大型挖泥船仍然依赖进口。想要自行研制大型挖泥船,一切都得从头摸索。缺人才、缺经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其难度不亚于制造国产航母。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天航局)原总工程师顾明就曾讲起被某外国公司刁难的一幕。

2003年,中交天航局计划建造一艘总装机功率8000千瓦的中大型绞吸挖泥船。一家国外疏浚行业领军设备制造商开价3亿元人民币。

“太贵!”局领导班子想着,能否再降500万元人民币。

顾明在疏浚行业工作多年,他心里清楚,这个价格完全有可谈的空间。

但是,收到中方的降价商洽后,该公司非但没降价,反而又涨了百分之五。“就料定你不行,就这么肆无忌惮。”顾明对这个要价记忆深刻,“你说气不气人。他们认为你不敢、也不会自己造。”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