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举行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开幕礼致辞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年永刚):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出席展示香港填海工程90年发展历史的展览时表示,填海造地是过去100多年来开拓土地的主要策略之一,对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今后香港的填海工程将做到发展和保育并重,尽量照顾生态环境和周边社区。 陈茂波当天在出席“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的开幕礼暨专题讲座时说,海港是香港人非常珍惜的宝贵天然资源,但香港的地理环境独特,高山紧贴海傍,缺乏可供发展的用地;加上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在过去几十年急速发展,填海造地是我们过去百多年来,开拓土地的主要策略之一。香港在1852年进行首个大型填海项目以来,陆续成功填造了约7000公顷的土地,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约7%,对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陈茂波说,目前香港中环湾仔一带的土地,都是经数次填海工程得来的,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等重要地标都建于填海地上。其它如葵涌货柜码头、香港国际机场和香港迪士尼乐园等,也都是建在填海工程之上。填海工程的设施有助香港与世界各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缔造创业和就业的机会。而近年来基于填海工程的新市镇的发展,也为香港解决市民住屋问题起着关键作用,为香港城市发展奠下重要的基石。 陈茂波表示,近年的填海工程技术不断提升,令开拓土地的施工方法更环保,能做到发展和保育兼重,尽量照顾生态环境及周边社区。例如,东涌新市镇扩建,填海方法便采用了非浚挖方法进行工程,减少因淤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日后,东涌东的海边将不再只是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而是由红树林、蚝篮、生态砖等组成的海岸线。海洋生物既可在此形成潮汐生态系统,居民也可得到一个自然优美的环境及舒服的休憩空间。 |